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500篇
大气科学   75篇
地球物理   224篇
地质学   249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61篇
自然地理   1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关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的理论基础与体系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关于它的理论基础与体系框架应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从地理信息系统的本质看,它是传输地理环境信息的现代化工具,“空间认知”与“地理系统”作为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技术与应用构成了它的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52.
综合介绍了信息高速公路及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地理科学的信息化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并说明了信息高速公路对地理科学信息化及地球科学研究及应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下水领域中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GIS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在地下水资源领域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笔者着重阐述了GIS在地下水领域的应用及最新发展,同时对GIS在地下水应用中的优点和局限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4.
本文概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及其国外背景和应用前景。论述了数据产品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及其标准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简单地提出了标准化的解决方法,以便参考。从而呼请有关部门对这一实际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5.
无锡、常州郊区发生地裂缝近年来,无锡石塘湾西蔡一秦村~带、常州横林分别出现了地裂缝,其中以钱桥毛村园最为严重,该处地裂缝于1991年夏初步形成,随后不断扩大,目前已具一定规模,长约700m,总体宽约60m,呈近东西向分布,并造成附近数十间楼房产生大量...  相似文献   
56.
以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为背景,对近年来信息处理中一些重要的新技术(模式识别、神经网络、信号重构、小波变换等)以及计算机网络在这一领域中的一些较典型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一些可能的应用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7.
基于GIS的攀西地区铂族元素成矿地质条件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攀西地区以良好的铂族元素(PGE)成矿地质背景,而成为我国铂族元素找矿热点地区之一。本文在建立攀西地区铂族元素矿床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了该地区的铂族元素成矿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峨眉山玄武岩、基性一超基性岩和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指出研究区的深大断裂对铂族元素的富集表现出很好的控制作用,峨眉山玄武岩为铂族元素的矿源层之一,岩浆岩为铂族元素的富集提供了成矿物质及成矿能量。  相似文献   
58.
The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of the 1303 Hongton M=8 earthquake has been established. Using the spatial analysis function of GI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amage and isoseismal of the earthquake are studies. By comparing with the standard earthquake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the abnormal damage distribution of the earthquake is found, so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abnormal distribution with tectonics, site condition and basin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on the ground motion generated by earthquake source and the underground structures near source also ar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n seismic zonation, anti-earthquake design,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ding produced by the abnormal density distribution are discussed. Foundation item: National important fundamental research “The Basic Research of Important Project in Damage Environment” and The important project “The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Research and Anti-earthquake Structure Research” from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during the 10th Five-year Plan. Contribution No. 04FE1008,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59.
吴春发 《江苏地质》2004,28(4):214-217
农业地质是以地质理论为基础与大农业专业理论相结合以解决农业相关问题,服务于农业,以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获取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虽然我国正在广泛开展农业地质调查获取了较多的农业地质信息,但信息利用程度低,发挥的经济效益不够理想。分析了在我国开展农业地质研究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就农业地质信息在农业区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0.
A rainfall-induced shallow landslide is a major hazard in mountainous terrain, but a time-space based approach is still an unsettled issue for mapping rainfall-induced shallow landslide hazards. Rain induces a rise of the groundwater level and an increase in pore water pressure that results in slope failures. In this study, an integrated infinite slope analysis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infiltration on surficial stability of slopes by the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Based on this new integrated infinite slope analysis model, a time-space based approach has been implemented to map the distributed landslide hazard in a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o evaluate the shallow slope failure induced by a particular rainfall event that accounts for the rainfall intensity and duration. The case study results in a comprehensive time-space landslide hazard map that illustrates the change of the safety factor and the depth of the wetting front over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